元宇宙是AR与VR的延伸概念,并融合3D投影技术,看似与VR相同,但最大的差异在於虚拟与现实世界可以即时连线、互动与连通,为社会、经济、文化活动创造新的价值,结合区块链、加密货币、NFT,就能在虚拟世界中,进行实际的经济活动。
具备全球商业影响力与人才培训专家沈载宇,根据35年跨国商务、合作和顾问经验,提出元宇宙大爆炸的概念,展望2025年元宇宙的生态、平台、商业和技术趋势。
由采实文化出版的《2025元宇宙趋势》授权数位时代摘录、抢先与读者分享。
持续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,让小说或科幻电影中才看得见的虚拟世界和线上生活成为现实。虽然是迫於疫情的影响,不过人们面对这种生活,逐渐习以为常,透过线上虚拟空间办公的方式,现阶段也成为必须而非选择。
过去虽然也有线上的交流与合作,却都只是扮演辅助的角色,所以不熟悉线上操作的人,尽可能选择逃避或被动参与,导致未能培养线上操作的能力,普及速度也相当缓慢。
然而随着新冠肺炎的扩散,确诊者大增,政府严格落实社交距离与禁止群聚,民众也必须遵守相关政策。组织或企业不得不推动居家办公,因此藉由线上处理业务与合作,短时间内成为主要的工作模式。全人类彷佛同时搭上时光机,瞬间移动到未来世界。
大约十年前,韩国开始推动智慧办公(Smart Work),用来提高工作效率与产能,从数年前开始,智慧办公发展为远距工作(Remote Work)模式。相较於在地企业,跨国企业更积极引进与运用远距工作模式,希望提高业务效率并降低经营成本。韩国大企业也目睹了这样的变化,为了能在各国顺利经营分公司竞相模仿跨国企业的做法。
结合虚拟与现实世界,提供新视角与新体验的元宇宙(Metaverse)时代,正快速来临。其实元宇宙一词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,是虚拟实境(Virtual Reality, VR)与扩增实境(Augmented Reality, AR)的延伸概念,并且融合了全像投影(Hologram)技术,透过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互动与连通,为社会、经济、文化活动创造新的价值。结合区块链(Blockchain)或非同质化代币(Non-Fungible Token, NFT)等技术,便可以在虚拟世界中进行真正的经济活动。
元宇宙指的是3D虚拟世界,与虚拟实境看似相同,但者最大的差异,在於能否即时互通。 虚拟实境虽然是高度模拟现实世界的3D环境,却与现实世界完全分开;元宇宙则能与现实世界即时互通 ,人们在虚拟世界中的活动会与现实世界同步。在虚拟世界中,透过代表使用者的虚拟替身(avatar),就能在虚拟空间中与朋友见面、购物、一起旅行,也可以与其他人共同开会或合作,如同在现实世界。
到目前为止,虚拟实境主要运用於游戏与娱乐产业,使用者的选择有限,自由度相当低;反之,元宇宙将现实世界扩张为虚拟实境与扩增实境,再将虚拟世界中的产物重新带回到现实世界运用,等於涵盖了虚拟与现实的生态,具有相当高的自由度,现实世界中的使用者与3D空间的虚拟替身连通,可以主导虚拟空间的一切活动。
过去虚拟实境是以供给者为中心,使用者只能选择供给者提供的物件或选项;而元宇宙则改为以使用者为中心,使用者可以自行开发或制作内容与物件,并且进行贩售,获得收益。
以下比较几个与虚拟实境相关的数位技术:
扩增实境:
连通将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两种空间,使现实环境与虚拟空间看起来重叠的技术。使用者不在扩增实境之中,也没有介入扩增实境,只是站在第三方观察者的角度,运用扩增实境提供的资讯或数据。
● 使用者角色:第三方观察者
● 使用者的自由度:低
● 智慧型设备:谷歌智慧眼镜(Google Glass)
虚拟实境:
像一般游戏或娱乐那样建构一个虚拟的世界,以使用者(玩家)为主体。使用者只能选择开发者制作的选项或场景,因此自由度有限。多应用於针对个别使用者的游戏或娱乐。
● 使用者角色:为游戏世界的主角,站在第三方观察者的角度。
● 使用者的自由度:中等
● 智慧型设备:虚拟实境眼镜Oculus Quest 2
数位分身(Digital Twin, DT):
是将现实世界中个体的形象与动作,转移至虚拟世界的数位分身。这项技术先在虚拟世界中设定各种状况与情境,进行模拟与预演,再运用於现实世界,进行最佳管理、经营、改良与完善等。好比实际个体与镜像的互动,使用者在过程中可以影响或介入,不过基本上分身的动作模式才是根本与核心。
● 使用者角色:第三方观察者角度
● 使用者的自由度:低
延展实境(XR):
是综合虚拟实境、扩增实境、全像投影等概念的总称,也就是元宇宙的相关技术。
● 使用者角色:透过虚拟替身进行主动、自主的行动。
● 使用者的自由度:高
● 智慧型设备:头戴式显示器(HMD)、微软混合实境智慧眼镜(Microsoft HoloLens)
元宇宙并不是没有明确的定义,只是每个人的想法或观点不同,对元宇宙的解释也不尽相同。不过,以下有几点是元宇宙必须满足的条件:
- 即时连线:需要能随时随地连上网路。云端与无线通讯系统至为重要。
- 互动与社交:众多使用者同时参与,彼此互动与沟通。
- 现实与虚拟的融合: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即时互通,使用者随时都能感受到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同步性。
- 虚拟替身:在虚拟世界中,必须有能代替或代表使用者的虚拟替身。
- 3D 网路:必须在3D 立体空间中实现扩增实境,而非2D平面。
- 设备依赖性:需要有协助使用者连上虚拟世界的HMD或智慧型眼镜。最重要的是结合半导体、显示器与光学技术,达到轻便迷你且适合配戴,同时能快速处理资料不断线,又兼具高解析度的3D 画面。此外,微型电子设备与作业系统(OS)也不可或缺,它能实现不以电线连接穿戴式装置与外部电脑,达到独立组网(Standalone,指建立新的独立网路基地,传输速度较快)的效果。
- 经济系统:元宇宙内部有可实现经济活动的系统。如虚拟平台「Decentraland」上的虚拟房地产正是典型的案例。
- 生产系统:元宇宙使用者不只停留在消费者的阶段,甚至能在其中制作并运用个人专属的内容,创造经济收益。
技术皆已就绪,企业纷纷抢占商机
除了技术成熟度曲线,高德纳集团也发表《策略技术趋势报告》(Strategic Technology Trends),2021 年的技术趋势如下:
- 「以人为本」:至今为止,主要由交换与蒐集物品间资讯与数据, 运用其分析结果的物联网(Internet of Things, IoT)主导,未来能够存活下来的企业或产品,必须要能观测人类生活与活动的所有数据,加以分析後,提供差异化的体验,因此行为网际网路(Internet of Behaviors, IoB)、全面体验(Total Experience)及相关个人讯息保护技术备受瞩目。
- 「位置独立」:普及(Ubiquitous)与云端、资安保护。
- 「企业韧性」:是以人工智慧为基础,结合商务智慧与机器人的超自动化技术。
我对第四次工业革命技术有浓厚的兴趣,长期投入学习与研究开发新的技术,所以在运用大数据与IoT、云端等技术与服务上,也有许多开发与上市的经验。图表0-1 是我研究与执行的汽车开发相关内容,在40 年前就已经应用了数位分身的概念。顺带一提,数位分身一词,在2002 年就已经由美国奇异公司(General Electric, GE)首度提出。
然而,在高德纳集团分析发表的资料中,怎麽也找不到元宇宙一词。是高德纳集团不知道元宇宙,才将元宇宙排除在外吗?
这是因为元宇宙不是只有单一技术,而是许多技术彼此串联、整合而成,像是扩增实境、虚拟实境、全像投影、5G、人工智慧、云端、社群网路、区块链、数位分身等,都包含在内。但技术成熟度曲线只有列出单一技术,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元宇宙还处於初阶技术,或是没有被标示在技术成熟度曲线上,而忽略它的发展,必须一并分析与元宇宙相关的技术现阶段发展情形才行。从过去发表的技术成熟度曲线
来看,元宇宙相关的技术早已超越了最高点,这代表技术已经高度发展。
既然技术成熟度曲线只以单一技术为调查对象,而非整合型技术,导致元宇宙技术遗漏,那麽同时发表的策略技术趋势中,怎麽仍然不见元宇宙踪影?这或许可以解释为元宇宙未来将会大放异彩,只是当时还不是主要趋势。
国外部分龙头企业正进行元宇宙相关技术与服务的开发,只是依然处於初期阶段。相较於此,在韩国,元宇宙可谓2021年最受瞩目的技术与服务,韩国最大入口网站NAVER与SK电讯正投入大量人力与资金於开发元宇宙技术与服务。
由元宇宙相关技术市场规模统计资料来看,扩增实境比虚拟实境呈现更急遽的成长趋势。
站在抢占新兴市场的角度来看,韩国企业将筹码全押在元宇宙上,可谓正确的决定。开发ZEPETO这类以虚拟替身为核心的社群网路,以及开发连接数位分身的技术与服务,是具有先见之明的卓越策略。虽然Cyworld(1999年成立,曾是韩国最流行的线上虚拟社群、社群交友网站,使用者达到3,000万人)最早开发出以虚拟替身为核心的社群网站,不过仍被其他竞争者挤下而黯然离场,希望韩国元宇宙龙头企业未来不会遭遇类似的失败。
元宇宙并非崭新的概念或技术,1992年的小说中已首度出现此概念,至今已经过了30年,所使用的技术,是由现已经开发出的各种技术串联、整合而成。但是为什麽转眼之间,元宇宙忽然成了最火热的话题而且扩张得如此快速?在解释这个问题前,得先了解周边技术的类型与发展历史。
元宇宙是连接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概念,而要实现这个目标,以下技术缺一不可:
监测附近情况,并进行数位化的小型精密感测器;
绘制高画质图案的绘图技术;
即时渲染(Rendering)复杂3D 模型的电脑性能与软体;
以低延迟、高速度传送大量数据的通讯技术;
将蒐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处理的大数据技术;
储存、处理大数据的伺服器与云端,以及支援这一切的人工智慧技术。这些都是建构元宇宙必要的技术。
不过一直以来,这些技术都没有获得均衡的发展,达到一定程度的引爆点(Tipping Point),直到最近,这些技术才一一超越引爆点,使元宇宙的实现成为可能。
有人认为,元宇宙将可实现3D网路或更多元的行动装置。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红极一时的3D电视?在电影《阿凡达》(Avatar)上映後,市场上对3D的兴趣爆炸性增加,3D电视也随之推出,最後却因为缺乏可观赏的3D内容,以失败收场,换言之,3D内容未能达到引爆点。不过今日所有技术与要素都已经超越引爆点,元宇宙迎来「大爆炸」(Big Bang)。
在元宇宙上班增加生产率?韩国公司把270员工转入元宇宙,竟吸引一票求职者
责任编辑:林美欣